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新聞發布會發布詞
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委員、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盈
(2022年7月29日10:00)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現在由我代表教育廳做主發布。我代表自治區教育廳向各位媒體記者朋友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和幫助自治區職業教育事業發展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就《關于推動自治區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作簡要介紹。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職業院校調研,對職業教育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文件,全國人大常委會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于5月1日起正式實施,都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撐和立法保障。
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政府工作報告都對職業教育發展作出具體部署。今年7月5日,全區職教大會召開,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作出批示指出,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和投入力度;要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要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緊扣地區發展需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訓結合,推動專業緊密對接產業,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王莉霞主席也在講話中強調,職業教育是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各級各部門要立足大局全局、錨定目標任務,在促進質量提升、加強品牌塑造、推進產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擴大社會培訓和保障校園安全上做實功,推動我區職業教育從“大有可為”向“大有作為”邁進。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自治區的部署要求,教育廳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我區職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緊密結合“十四五”時期職業教育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在廣泛聽取區內職業院校、企業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牽頭起草了本《措施》。同時,請教育部職成司專家,結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目標任務對《措施》給予指導。本《措施》先后5次征求自治區相關部門和部分職業院校的意見建議,并充分溝通、全部達成一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7月4日印發。
《措施》共5項任務、15項舉措,主要內容有:
一、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該項任務重點要解決全區職業教育結構布局問題,以便更緊密的對接區域產業發展需求,提升服務質量。將采取兩項措施,一是緊扣產業鏈部署教育鏈,80%以上易地新建的職業院校建到工業(產業)園區;加強對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設置的統籌管理,實現每條產業鏈有2所以上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精準對接,到2025年服務自治區重點產業的專業布點占比達到70%以上,切實提升專業與產業發展的銜接性和緊密度。二是推進“技能內蒙古”建設,按照“一區域一集群”“一地一策”“一校一品”,打造產教融合區域品牌,形成區域、盟市、學校職業教育發展特色品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開辟職業教育對外合作新航線。
二、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旨在推進職業教育類型發展,實現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共四項舉措,一是推動各盟市組建“應用型(職業)本科院校+高職院校+若干中等職業學?!鞭k學聯盟,實現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縱向貫通。二是實施職業本科教育“引領”計劃,建設職業本科學校、開設職業本科專業,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辦學層次。三是實施高職院?!疤豳|”行動,推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促進高職教育整體提升。四是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強基”工程,提升中等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夯實發展基礎。
三、強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行業企業舉辦或深度參與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三項舉措,一是制定《關于推進職業院?;旌纤兄妻k學的指導意見(試行)》,采取政府補貼、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鼓勵支持企業依法舉辦和參與職業教育。二是通過建立負面清單、簽訂辦學協議、訂單式培養、開展實習實訓等方式,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三是加強金融、財稅、土地等校企合作政策激勵,提升企業參與辦學積極性。
四、增強職業院校辦學活力。激發職業院校的內生動力,是實現各項改革舉措、破解職業教育發展難題的關鍵。將采取三項舉措,一是在人才引進、校企合作、經費使用方面給予院校自主權,尤其是職業院校開展職業培訓取得的收入納入財政專戶,按收支兩條線管理,不低于50%用于支付教師、企業專家、外聘人員和受教育者勞動報酬,把用于支付教師報酬部分納入績效工資管理,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不受績效工資總量限制,也可以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二是制定公辦中職學校教職工編制核定標準,改革職稱晉升和評價機制,建立校企“雙聘”制度,實施產業教授選聘計劃,出臺“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水平。三是打通職業院校畢業生在就業、落戶、參加招聘和職稱評審、晉升等方面的通道,暢通技術技能人才出口,提升社會待遇,保障職業院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的實現。
五、建立高質量發展保障機制。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制度和經費保障、健全評估督導體系等三個方面提出保障措施。強調要全面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辦學治校、立德樹人全過程;強調各有關部門在職責范圍內落實配套支持政策,履行支持發展職責;強調要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納入對各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督導評價,納入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領導班子年度實績考核,匯集各方力量,全面提升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
下一步,我們將依據職能職責,精心組織好《措施》的落實。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各級人民政府、各部門、行業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實現自治區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技能支撐。
謝謝大家!
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記者: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強調,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請問自治區在促進職業教育成為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李盈:感謝您的提問,您的問題點到了職業教育改革的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走上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快車道,自治區的職業教育也乘勢而上,在強基礎、提內涵、促改革、擴影響、強服務等方面綜合施策,取得了積極成效。其中,為架構更完整的職教體系,自治區教育廳強化中等職業教育基礎性作用、鞏固高等職業教育主體地位、大力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持續實施中、高職五年制職業教育,推動5所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推進“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一體化設計中高本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F在,全區職業教育年均培養近12萬名不同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訓22萬名城鄉勞動者,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
下一步,我們還將重點從四個方面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剛才發布詞里有介紹,下面我再細化回答您的問題:
一要推進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縱向貫通。在這方面我們要重點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在各盟市組建應用型(職業)本科院校+高職院校+若干所中職學校辦學聯盟,形成中職與專科、??婆c本科、中職與本科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二是建立職教高考制度,逐步擴大職教高考招生規模。新增本科(含專升本)招生計劃主要用于應用型本科和職業本科教育,逐步提高職業本科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面向中高職畢業生的招生錄取比例。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
二要實施職業本科教育“引領”計劃。重點支持國家和自治區“雙高計劃”學校組建職業本科院校。對納入自治區重點規劃建設的職業本科院校,我們將嚴格落實教育部的設置標準,與自治區發改委等各部門合作,優先保障教學用地、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和經費投入、按標準及時核定編制或人員總量、配齊配強學校領導班子和師資隊伍,力爭到2025年高標準建成3所以上特色鮮明的職業本科院校。另外,自治區會積極向教育部爭取在辦學質量高、優勢特色突出的高職院校開展職業本科專業試點,一并推進自治區部分本科院校向應用型轉型發展;同時,普通高校舉辦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計劃單列。
三要實施高職院?!疤豳|”行動。加大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計劃支持力度。實施自治區高職院?!半p高計劃”,對立項建設院校分檔予以資金支持。到2025年,建成8所左右自治區級高水平高職院校和25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建立辦學條件沒有達標院校動態監測、限期整頓、退出機制,逾期不整頓或者經整頓仍達不到要求的,依法吊銷辦學許可證或責令停止辦學。對于連續兩年招生計劃實際完成率不足90%的高職院校,按照10%—20%的比例調減下一年度招生計劃。
四要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強基”工程。推動各盟市加強區域內中等職業教育資源統籌,通過合并、合作、托管、集團化辦學等方式,整合一批“空、小、散、弱”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全面改善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到2025年,力爭實現所有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到《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對不達標的學校限期整改,直至停招或撤并。實施自治區中等職業學?!半p優計劃”,對立項建設學校分檔予以資金支持,到2025年,建成40所左右優質中等職業學校和100個左右優質專業。打破行政區域限制,在呼包鄂烏經濟圈中職學校開展統一招生錄取試點,逐步向全區推開,促進中職學校做優做強。我的回答就是這些。謝謝。
中宏網記者:《關于推動自治區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把產教融合作為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重要舉措,請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將如何推進自治區產教融合區域品牌建設?
牟國民: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按照國家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勢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新需求,逐步完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的決策部署,我委會同教育廳等相關部門,在加強試點培育、推進項目建設、完善保障機制等方面,持續推進產教融合發展各項工作落實。
一是按照《內蒙古自治區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試行)》明確的充分發揮城市承載、行業聚合、企業主體作用的發展格局的要求,支持和鼓勵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烏海市三個試點城市先行探索改革,在建立改革運行機制、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與運營模式、建設職教與產業園區等方面探索實踐路徑,促進“學教研產城”一體規劃、一體推進;圍繞我區傳統產業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方向,遴選41家產教融合試點企業入庫培育,成功培育1家民營企業入選國家級產教融合企業。
二是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爭取安排中央及自治區預算內投資、政府專項債、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投資,集中力量支持應用型本科院校、職業院校產教融合型實訓基地項目建設,重點支持承擔產教融合改革任務的院校,建設帶動性強、區域特色鮮明、影響力大的重大項目。2020年以來,先后支持了赤峰學院、內蒙古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等一批院校產教融合項目建設。
三是建設內蒙古產教融合信息服務平臺,實時發布產教融合相關政策、資訊等信息,分級分類編制發布產業結構動態調整報告、需求預測報告等數據資源。開通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線上申報、線上指導、后臺管理等功能,簡化服務管理流程,提升企業申報質量,提供優質、高效的申報管理服務。
下一步,在如何實現推進自治區產教融合區域品牌建設方面,要對標國家《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提出的“優化職業教育供給結構”“健全多元辦學格局”“協同推進產教深度融合”三個方面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的舉措,在創新產教融合重大平臺載體建設和運營模式上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布局的重點產業和產業集群,打造引領產教融合改革的標桿行業,研究組建產教融合專家評審委員會和產教融合促進會,建立“政府+院校+企業”深度協同的多方合作聯動機制。依托試點城市,為重點產業、產業集群精準培育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和提供科技創新服務。
二是通過實施產教融合重點項目引導職業院校明確定位,動態調整專業結構,聚合產教融合試點企業力量,利用既有資源建立訪問工程師工作室、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雙師型”名師工作室等,促進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
三是面向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引進國內外、區內外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共同為企業工藝改進、產品研發、標準制定提供技術服務。
四是進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入駐各級各類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的支持政策。扶持學生就業創業,鼓勵企業為學生提供沉浸式實習實訓環境。學生可參與相關企業技術研發和生產實踐,實現產業人才需求和專業人才供給的精準適配,實現招生到招工最短距離的校企匹配。
謝謝大家!
央廣網記者:《措施》中提到要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保障機制,尤其是在資金保障方面,財政部門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張曉東:謝謝記者朋友的提問。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各項工作部署,自治區財政廳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優化支出結構,持續加大投入,支持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提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保障水平。
2022年安排職業教育資金29.2億元,比上年增加2.29億元,增長8.5%。其中,用于保障自治區直屬高職院校運轉和人員工資7.46億元;用于支持實施“雙高、雙優計劃”建設、推動學科專業建設、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師素質、推進產教融合和開展技能競賽活動、改善中高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加強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12.06億元;用于中、高職學生獎助學金、免學費和免費教科書、寄宿生住宿費補助9.68億元,惠及學生58.15萬人次。
近日,為更好地支持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我廳積極籌措資金0.8億元,專項用于開展自治區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保障各高職院校扎實開展“雙高計劃”相關工作,全面推進和完成建設任務。
今后,財政部門將進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經費的體制,繼續加大政府投入為自治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內蒙古日報記者:請問人社部門在貫徹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王坤:謝謝您的提問。人社部門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貫徹落實工作。
一是組織實施技工院校提質培優計劃,提升技工院校辦學條件和辦學能力,加快形成以技師學院為龍頭,高級技工學校為骨干,普通技工學校為基礎的覆蓋城鄉勞動者的技工教育模式。組織技工院校全方位參與“技能內蒙古行動”各類培訓計劃,面向企業職工和就業重點群體開展補貼性培訓和市場化社會培訓。深化技工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行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促進技工院校學生高質量就業。
二是鼓勵職業院校開展社會化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將政府補貼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全部向具備資質的職業院校開放,提高培訓質量,提升培訓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對承擔職業技能培訓任務的職業院校,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按照政策規定給予傾斜。面向畢業年度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學生開設中短期技能培訓班,納入職業培訓補貼范圍。
三是落實職業院校畢業生在參加事業單位招聘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的相關規定,在設置招聘條件時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作為限制性條件,維護和保障職業院校畢業生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合法權益和平等競爭機會。對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的崗位,可以適當降低學歷要求,或不再設置學歷要求。對獲得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獎項或榮譽稱號的高技能人才,可直接通過考察的方式到與所獲技能獎項相關的崗位。
四是鼓勵引導職業院校畢業生向基層一線流動,在職業院校畢業生應聘事業單位時,與普通高校畢業生同等享受艱苦邊遠地區基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傾斜政策。允許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旗縣基層事業單位工勤技能崗位補充急需緊缺技能人才,可面向職業院校畢業生專項招聘。
五是落實職業院校招聘自主權,職業院??梢宰灾髦贫ǚ桨福灾鞔_定招聘批次、時間、招聘方式,并自主組織實施,對特殊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人員)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
六是開展職業院校學生“學歷證書+技能等級證書”雙證書行動,推動職業院校普遍成立職業技能評價機構。
七是會同教育等部門在職業院校中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引領帶動作用,推動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實習實訓教學。
2022年7月29日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