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观看成年在线视频网站_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_日本不卡高字幕在线2019_成年人黄色电影

  • 當前位置:
  • 首頁
  • >
  • 行業資訊
  • >
  • 高職十年:畢業生服務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比例提升明顯

高職十年:畢業生服務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比例提升明顯

2022-08-17

  “2021年高職學校招生557萬人,相當于十年前的1.8倍。十年來,‘中職—職業專科—職業本科’一體化的職業學校體系基本建成。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為普通高等學校設置職業本科教育專業,專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職業本科教育專業預留空間……”今年5月,教育部召開發布會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改革取得的豐碩成果。

  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同時,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質量也備受關注。

  《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數據顯示,十年來,高職生畢業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由2731元增至4505元,運輸業取代金融業成薪資最高行業類。傳統支柱產業“建筑業”仍是高職生就業最多的行業類,但較十年前有所下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醫療護理、幼兒教育等領域成為畢業生就業增長點,體現出高職畢業生對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的支持加大。民企始終是吸納高職畢業生最主要的企業類型,且十年間在民企就業比例、就業滿意度提升明顯。

  高職畢業生服務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比例提升

  在服務健康中國建設和教育強國建設的大背景下,醫療護理、幼兒教育等民生領域吸納了更多的高職畢業生就業,也體現出職業教育對相關民生領域的支持增大。

  具體來看,與十年前相比,2021屆高職生在“醫療和社會護理服務業”(8.0%)、“教育業”(6.9%)就業比例上升明顯,分別增加4.8和2.6個百分點。此外,在“住宿和餐飲業”(2021屆:4.0%)就業的比例也增長較多,增加1.8個百分點。

  作為傳統支柱產業,“建筑業”仍是2021屆高職生就業最多(10.7%)的行業類,但相比2012屆的12.9%,下降2.2個百分點。

  畢業生就業的崗位變化也呈現相似特點。數據顯示,2021屆高職生畢業半年后在“醫療保健/緊急救助”(7.1%)、教育崗位(4.5%,其中包括幼兒與學前教育:2.7%以及中小學教育:1.8%)就業比例上升較多,較2012屆增加4.9個和2.8個百分點。就業比例增加較多的還包括“互聯網開發及應用”(2021屆:4.7%,2012屆:2.1%,增加2.6個百分點)、“餐飲/娛樂”(2021屆:3.3%,2012屆:2.1%,增加1.2個百分點)等。

  十年對比來看,2012屆和2021屆高職生就業比例最高4個的職業類均為“銷售”“建筑工程”“財務/審計/稅務/統計”“行政/后勤”(前三名排序略有不同)。但除“行政/后勤”外,其他3個職業類的就業占比都有所下降。尤其是最近五年,“建筑工程”“財務/審計/稅務/統計”就業比例的下降或與房屋建筑業需求下降、各類專業設計與咨詢服務業的初級崗位(會計等)趨于飽和有關。

  運輸業取代金融業成薪資最高行業類

  十年來國家經濟快速發展,高職畢業生初入職場的收入隨之相應提升。

  2021屆高職生畢業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為4505元,較10年前的2012屆(2731元)起薪上漲65%。交通運輸大類專業月收入持續較高,其下設的鐵道運輸類(5280元)、航空運輸類(5173元)專業表現尤其亮眼,2021屆位列高職月收入較高主要專業類的前兩名。

  行業的冷暖變化,也體現在高職薪資榜上。十年前,位居月收入榜首的金融業(2012屆:3170元)如今“光環”不再。2021屆高職生月收入最高的行業類為運輸業(5520元)。另外,熱門行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5023元)以及“電子電氣設備制造業”(4982元)緊隨其后,其月收入也較高。

  從職業來看,2021屆與互聯網相關的互聯網開發人員(5857元)、計算機系統軟件工程技術人員(5763元)、計算機程序員(5722元)是月收入最高的三個職業。而十年前,月收入較高的職業主要為總經理和日常主管、信貸面談員和辦事員、采礦和地質學的技術員等。

  民企就業比例、幸福感雙提升

  就業藍皮書數據顯示,地級及以下城市始終是高職畢業生最主要的就業地。從十年變化趨勢看,高職生在地級城市及以下就業的比例有所上升,從2012屆的60%上升到2021屆的66%。與此同時,高職生選擇在直轄市就業的比例有所下降,從2012屆的14%下降到2021屆的9%。

  麥可思研究還發現,民營、中小微企業不僅是高職畢業生就業的主體,且十年來高職生在民企、中小規模企業就業比例提升較多。2021屆高職生在“民營企業/個體”就業的比例(69%)較2012屆(61%)增加8個百分點。63%的2021屆高職生在300人以下的中小規模企業就業,比2012屆(55%)增加8個百分點。而高職生在國有企業、中外合資/外資/獨資的就業比例均下降5個百分點。

  除了在民企就業比例上升,十年間,民企的就業滿意度也大幅提升,由2012屆的46%漲至2021屆的70%。

  近十年高職“專升本”比例增長超過4.8倍

  隨著職業教育止步于專科層次的“天花板”被打破,畢業后繼續讀本科也成為越來越多高職畢業生的選擇。就業藍皮書數據顯示,2012屆高職畢業生升本比例僅為3.3%,而十年后2021屆達到19.3%,增長超過4.8倍。

  十年來,各專業大類升本比例均有提升,財經商貿大類升本比例(2021屆:21.6%,2012屆:3.1%)增加最多,增長18.5個百分點。電子信息大類、土木建筑大類、資源環境與安全大類、教育與體育大類、旅游大類、裝備制造大類、醫藥衛生大類、能源動力與材料大類、交通運輸大類等升本比例也增長超10個百分點。

  對高職生讀本科的原因進一步分析發現,“想去更好的大學”成高職生升本第一動力,2021屆(33%)比2012屆(25%)增長了8個百分點;“就業前景好”為次要原因(2021屆:28%,2012屆:27%);而因“職業發展需要”讀本科的比例,下降8個百分點,2021屆為19%。

  數據說明:

  2021屆高職生畢業半年后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于2022年3月初完成,全國高職生樣本為14.8萬。覆蓋了583個高職專業;覆蓋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覆蓋了高職畢業生從事的552個職業,328個行業。

  2012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于2013年3月初完成,回收問卷約26.2萬份,覆蓋了514個高職專業。


2022年8月16日


來源:中國政協網

微信公眾號

wechat